来源:小年传统文化
2023-06-21 14:52:17
明天就是夏至了,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,更是节气中“两分两至”之一,夏至非常重要,老祖宗认为夏至的天气,甚至可以影响到这一年的收成。
(资料图)
虽然说不过夏至不热,但是这个时候还不是最热的时候,夏至之后的一段时间内,气温依旧会继续升高,大概再有一个月左右,才会入伏,此时才算是进入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节。
那么,今年的夏至,究竟热不热?夏至的天气,又有着什么样的预示呢?
首先,夏至天气热,预示着汛期来得早。
民间有着“夏至闷热,汛来早”的说法,意思就是在说,夏至到来之际,如果这天的天气比较闷热,那就说明,有可能这一年汛期,会比往年要来得早。
这是因为夏季本来就是雨水比较多的季节,这个时候人们如果感到了闷热,就说明空气中的湿度,是比较大的,夏季风带来的一场场降雨,便会让各地都进入汛期。
老祖宗依据自己长久以来的经验,会告诉我们,当夏至到来的时候,如果感到了闷热,就说明要准备好应对汛期了。
其次,炎热的夏至,预示着这一年会有一个好收成。
夏至到来之后,三伏天也不远了,人们说“夏至三庚数头伏”,夏至后的三十多天,就要进入三伏了。这一段时间,往往是农作物疯长的时候。这段时间,有着充足的雨水,有着充足的光照,能够让农作物有一个比较良好的生长环境!
但是,如果夏至的天气不太热,就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,民间就有“夏至不热,五谷不结”的说法,就是这个意思。夏至不热,预示着天气阴沉沉的,缺少光照,这会导致农作物无法通过光合作用,有效的生长,才会导致粮食生长得不尽人意。
最后,便是夏至的雨水,预示着三伏天会比较热。
民间有着“夏至逢雨,三伏热”的说法,就是说,如果夏至有雨水到来,那么便预示着三伏到来之际,会比较热。不仅如此,人们认为夏至十五天,不同时间的降水,会有不同的预示。
夏至之后,就是小暑了。民间农村的老人,将夏至到小暑这一段时间,分为三个阶段,头时、二时、末时。头时三天,二时五天,末时七天。
人们最怕的,就是时中雨和末时雨。人们认为,头时雨会预示着丰收,而二时雨、末时打雷下雨,会预示着水太大,而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,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,甚至引起危险。
除此之外,民间还有着“夏至无雨,囤里无米”的说法,同样是在说,夏至节的天气,与民间农作物的收成,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。
当然,由于我们的地域辽阔,很多地方有着不同的农作物,而这些不同的农作物同样对雨水和光照有着不同的需求,自然对夏至,乃至是整个夏季的天气,也有着不同的要求。
夏至到来之际,人们家家户户期盼风调雨顺,就是希望能够有一个适合当地农作物生长的天气情况,以祈丰收!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