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看余杭
2023-08-21 06:51:14
黄湖镇青山村原本和众多村落一样,面临着空心化、产业发展动能不足等问题。当地从保护水源入手,不仅解决了生态难题,更唤醒了村民的环保意识。而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才“逆流”山村,“在青山遇见未来”的绿色梦照进了现实。今天,我们的故事就从“一滴水”的实验开始。
夏日的稻田满目葱郁。在这里,青山村新村民张海江向我们介绍起了他的自然“实验室”:“这是萱草花,那是鸢尾。这些都是我们特意种进去的,这些植物叫挺水植物,植物长得越好,就说明水里面的污染越重。”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张海江告诉记者,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稻田里的水富营养化,排入溪流会带来污染风险。他正在实践“田间小微湿地”试点计划,在田边打造一个小型湿地,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物质。3亩湿地可以让周边百亩稻田受益。“受农业污染的水以前通过沟渠就直接排入旁边的青山溪了,青山溪流汇入苕溪,而苕溪又汇入太湖,这些小支流没有被清洁的话,最后会导致长江大保护也没法达成。”张海江说。
事实上,这已经不是张海江头一回在村里搞“治水实验”了。8年前,留学归来的他受大自然保护协会委派来到青山村。当时,村民们为增加毛竹产量不惜大量使用化肥和除草剂,让龙坞水库饱受污染。张海江带着公益组织筹集到的25万元成立了基金,从村民手中以高于种植收益的价格流转了500亩竹林,严控农药使用。多方合力,经过三年精心治理,水库水质从国家三类标准提升到一类。
生态改善后,青山村一泓清水静卧山间的美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,其中不乏设计师、手工艺者。河南人莱莱三年前把家和工作室都搬来村里。这几天,她正在编织一个鸟巢造型的椅子。莱莱表示,自己的创作理念,和村子有关:“我觉得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的影响挺大的,我喜欢这地方。”
在青山村,和莱莱一样的新村民已经超过80人,创业团队超过20个。随着他们的到来,村里闲置的农房、礼堂、学校重焕新生,自然教育、生态艺术等多元化的产业相继落地。
“种子里”餐厅距离龙坞水库约100米。从外表看,它和别处的餐厅并没有什么不同。主理人告诉我们,餐厅坚决不使用一次性餐具,食材全部采购自村民的田间地头,并且有严苛的标准。青山村村民连爱琴为餐厅提供自家种的菜:“是纯绿色种植的,不能施化肥,要用农家肥、有机肥。”
从上海过来游玩的游客陈明珠说:“没有用一次性的材料,这里对生态保护很到位,非常注重细节。”
从一滴水,到一群人。如今,无论是水库石墩子上的环保画作,还是菜地里的艺术驱鸟装置……生态保护的理念已经融入整个村庄。
在夯土和竹子构筑的访客中心,以张海江为代表的新村民定期举办自然课堂,迎接一批又一批来自全球各地的环保爱好者。美国建筑设计师Daniel gass说:“我参观过中国各地很多村庄,青山村人们对环境的呵护给我留下深刻印象。”访客董宾表示:“青山村并不是简单地为了旅游而改造,而是为了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与活力,更宜居更可持续发展。”
这个夏天,青山村还办起了长达一个月的群响·艺术季,160余位国内外艺术家在这里展示了100多个项目。“绿色+艺术”的化学反应,为青山村带来了5万人次的年游客量,村集体收入超过700万元。在新老村民的共同努力下,一幅绿水青山、人才云集、产业共融的图景呈现眼前。
“我们青山村有一句话叫做‘一滴水折射世界,一群人点燃未来’。通过生态保护,改善村庄环境,从而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产业进入青山村,给村里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,走好绿色共富路。”黄湖镇党委委员俞洲洋说。
关键词: